使用说明:点击“全屏”可放大地图窗口;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;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;地图左上角“+”可放大“-”可缩小;“上下左右箭头”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;点击“三维图/二维图/卫星图”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、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。
行政区划
[iframe]data-type=map style=float%3Aright src=containerPrefix%3Dcontainer%26amp%3Bquery%3D%25E5%2589%2591%25E6%25B2%25B3%25E5%258E%25BF%26amp%3Bcity%3D%25C8%25AB%25B9%25FA%26amp%3Bzoom%3D%26amp%3BmarkerPosX%3D0%26amp%3BmarkerPosY%3D0%26amp%3BcenterX%3D0%26amp%3BcenterY%3D0%26amp%3BmarkerUid%3D%26amp%3Bnomark%3Dfalse%26amp%3BmarkerTitle%3D%26amp%3BmarkerAddress%3D%26amp%3Bfloat%3Dright%26amp%3Bdesc%3D%25E5%256%255%258E%25BF[/e] 个、30会、[u[、[u[、南明久仰乡、太拥乡、南哨乡、南寨乡、磻溪乡、敏洞乡、观么乡。
自然资源
综述
剑河地质构造属江南古陆地的一部分,为山地性高原,处于雷公山中山地貌向湘
西丘陵过渡地带,山势崎岖,高山耸翠。最高海拔1626米,最低海拔348米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,冬无严寒,夏无酷暑,温和湿润,年平均气温17.7℃,最冷月平均气温5.9℃,极端最低气温-8.1℃,无霜期326天。年平均降雨量1220毫米,年平均日照时数1236.3小时。农业生产条件较好,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、小麦、玉米、红苕、马铃薯等,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、花生、烤烟、油桐等。
剑河地阜物博,资源丰富。境内森林覆盖率达63.2%,木材蓄积量为566万立方米,是贵州省10个林业重点县之一,享有“绿色王国”之美誉,1997年被国家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“造林绿化百佳县”。盛产松、杉、樟、楠等林木,有秃杉、鹅掌楸、红豆杉、水杉、剑柏、银杏等国家一、
二、三级珍稀保护树种。境内野生动物繁多,有33目64类183种,其中猕猴、娃娃鱼、穿山甲等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。
矿产资源富有,主要有煤、金、锰、铁、锌等。
水资源
水资源丰富,有清水江、南哨河、八卦河、巫密河、高定溪等大小河流、溪沟334条,河流总长910公里,年平均流量26.4亿立方米。其中清水江是湖南沅江的上游干流,流经境内河段长98公里,流域面积1532平方公里。现有8座地方小型水电站,总装机容量2950千瓦。目前正在清水江流域修建的三板溪水电站是国家“十五”计划重点水利工程,总投资58.6亿元,装机容量100万千瓦,剑河县是该水电站建设的主库区,一座县城和南加、南寨、柳川、南哨、革东5个集镇需整体搬迁复建,被淹土地面积44.25平方公里,占整个库区被淹面积的52%,涉及9个乡镇80个村320个村民小组6561户31385人。
药材之乡
剑河被誉为“药材之乡”,有杜仲、厚朴、天麻、灵芝、黄柏等中草药材1024种,其中植物类897种,动物类127种,矿物类1种,总蕴藏量达10余万吨。
农副产品
剑河杨梅独具特色,开发生产的活塞、松香酒远乡九当村的农民竹雕畅销日本、韩国等。晶头、竹笋、蕨菜等绿色食品更是受到内外消费者的青睐。经过上千年自然和人工选育的种群资源——剑白香猪,经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,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,目前开发的剑白香猪系列产品有腊香猪、香肠、火腿等,在2003年广州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。民族食品最富盛名,主要瘪、欧等。
旅游资源
综述
剑河山川秀丽,旅游资源得天独厚。百里天然原始阔叶林景区横跨久仰、南哨、太拥三个乡镇,
蜿蜒50多公里,纵深2公里,景区内珍藏40多种国家一、二、三级珍稀保护树种和5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,是我国现存完整阔建成全旅胜地。十里杜娟、盘溪瀑布群、平塘溶洞群等20余处风景区美不胜收;十里长滩、雷打塘、关门岩、夫妻岩、中流砥柱、八仙石点流光溢电后,将形平水长度达130公里托出“湖中有山、山中有湖”的
l]摩崖碑刻、柳霁古城、大广坳红军战斗遗址等人文景观。“苗乡圣水”——剑河温泉,有泉眼6个,流量1200吨/昼夜,水温常年保持在36℃-46.6℃之间,泉水含有硫化氢、铁、钾、钙、氡等多种元素,为国内三大名泉之一,其理化指标与法国著名的维稀温泉相似,为稀有氡硫温泉,具有消毒、去疾、健肤之功效,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,现正开发成为集观光、沐浴、疗养、度假为一体的旅游胜地。温泉苗族农民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,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命名为“中国农民画乡”。革东镇八郎村古生物化石群已探明的古生物化石有11类168属300多种,其种类、数量、化石的质量属世界罕见,为世界地质公遗产。
仰阿莎湖景区
仰阿莎湖景区:仰阿莎湖景区是三板溪电站蓄水形成的山区淡水湖泊,主航道有130公里,支航道
有120公里。平均水面宽360米,最宽水面1500米,总面积85平方公里。距贵阳机场210公里,距凯里70公里,南距黎平机场15公里,北距湘桂铁0公里。川心、巫包苗族红锡谷、南寨白堂界风光、柳基苗族古城、雷打塘、南加平湖、康中水上度假区、巫莎度假区、青山界风光等,是一个集民族风情、自然风光、水上游乐和人文景观于圣地。剑河县城因回水革东,高标准、“现代侗民族特色的山水园林旅游城市”,新县位于仰阿莎湖尾,距温泉景区6公里,距八郎古生物化石群遗址5公里,距州府凯里市75公里,距国家级舞阳河风景名胜区70公里,320国道和65号高速公路从城建二级油路通区位优越,交通便捷。
老山界风景区
老山界风景区:南哨境内较高的山峰,主峰海拔1528米,界顶面积约7平方公里,密林
深处藏有“十里青山”、“一夫峰”、“龙角峰”、“界板冷竹”、“峡谷青峰”、“峭壁飞泉”、“绿色蘑菇”、“龙角二柱”、“龙须二束”等景观景点密布其间。景中套景,景景相连。特别是奇境“一夫峰”,一峰从江边崛起,耸入云霄,扼两江之要塞,有一夫当天万夫莫开之险。民国初年,一秀才兴致吟题上联:“一渡两,至今有人对出下联。
民俗风情
民俗风情:剑河县境内苗、侗民族是勤劳、朴实、善良、和睦、团结、进取的民族。大约在一千多年前,他们的先祖开始从浙江、江西经湖南、广西迁入本境。他们祖祖辈辈开山造田,辟石引水,刳木为舟,过着与中原内地隔绝的原始部族社会生活。苗侗人民善歌、善舞,每逢节日必吹笙跳舞。其芦笙舞、木鼓舞,舞姿轻柔,体态娇健。苗侗人民生活中还离不开歌,素有“歌海”之誉。他们上山生产、谈情说爱、红白酒宴都要唱歌,代代相袭,蔚然成风。苗侗人民还是一个富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民族,苗族祭祖(鼓)节,神圣庄严,历史悠久。侗族尝新节,简朴原始,意义深长。
苗族妇女服饰婀娜多姿,共有14种之多;侗族妇女服饰简朴无华,共4种,均有盛装和便装之别。盛装,银饰生辉,刺绣夺目;便装,简朴实用,耐磨耐脏。苗侗人民均以大米为主食,喜酸嗜辣,尤喜饮糯
米酒。苗族寨子傍山腰而立,侗族村庄依水边而建,都喜居吊脚木楼,其村寨四周古树参天,幽美宁谧。苗族社会组织称为鼓社,是以血缘或地域为纽带的社会生产组织,这种组织一直沿袭至今,但已失去其原有的生产组织功能,现只传承其祭祖、娱乐功能,其鼓主不享受任何特权,也不取分文报酬。侗族社会组织称“款”,是防御外族入侵和处理内部纠纷的社会组织。
历史沿革
1914年改清江县为剑河县。一说“剑河”系苗语“雄俄”转音。
元为楠木洞,属思州军民安抚司。明永乐五年(1372年)置亦溪南洞蛮夷长官司,属思州宣慰司;六年(1373年)设亦溪两江巡检司;十二年(1379年), 属新化府;宣德九年(1434年)改隶黎平府。清康熙二溪南洞雍正七年置清江厅,以镇远府同知分驻;十年(1732年)置清江镇;十二年(1734年)移清江同知驻台拱,改由镇远府通判分驻,并以原天柱县柳霁县丞改属镇远府。
民国二年(1913年)改清江厅为剑河县,属黔东道;三年(1914年)以柳霁县丞地置柳霁分县,属剑河县;十二年(1923年)直属于省;二十四年(1935年)属第十行政督察区;二936年)属第七行政撤销柳霁分县,并入剑河县;二十六年(1937年)以后属第一行政督察区。
1950年属镇远专区,1956年划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,1958年将台江县并入,1962年将台江县分出。
2000年,剑河县辖4个镇、7个乡。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:全县总人口189085人,其
中各乡镇人口(人): 柳川镇 32230 岑松镇 18533 南加镇 19282 南明镇 19180 久仰乡 17491 太拥乡 17393 南哨乡 13138 南寨乡 16742 盘溪乡 14926 敏洞乡 11899 观么乡 8271
2002年,剑河县位于总面积2035.1平方千米,辖4个镇、7个乡,6个居委会,270个村委会。年末人口总数21.51万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1.60万人,少数民族人口19.36万人。
2003年2月20日,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变更台江县革东镇隶属关系,将其划归剑河县管辖。台江、剑河两县行政区域界线作相应变更。
2003年,剑河县位于总面积2171.1平方千米,辖5个镇、7个乡,307个村委会、1个居委会(原出处如此,有待核对)。年末总人口24.11万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1.8万人;少数民族人口23.20万人,占总人口的96.2%。
2005年,剑河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柳川镇迁移至革东镇。
芦笙舞
综述
剑河芦笙舞种类繁多,主要有巫交芦笙舞、温泉芦笙舞、翁王芦笙舞等,尤以巫交芦笙舞最为渊源独特。按流传地区可分为九类:南岑塘芦笙舞,流行于南岑塘、上岩寨及等地,[imletig=35da1d3b5f5ef4d114cecb03流行于[urlur[urlurl]巫脸等地;南脚行于稿旁、高标等地舞,流url]乃寿、公鹅、南哀等地;久仰行于l]摆伟、南江、久吉、马安良等地;翁坐芦笙舞,流行于高rlr)、松等地;白斗芦笙舞,流行于高丘、白斗、绕号、久依等地;芳武芦笙舞,流行于芳武、岑松、新寨、培荣、汪台等地。芦笙舞的伴奏乐器为芦笙,一般来说四只芦笙为一组,每组有1只低音芦笙,2只中音芦笙和1只小芦笙。跳芦笙舞时,四只芦笙同时吹奏,发出的声音浑浑然一,厚实有力。芦笙曲调以“5”、“1”、“2”音为主。
特点
芦笙舞的特点:以芦笙为伴奏乐器,吹奏者便是引舞者,当芦笙吹响时,人们随着引舞者的乐曲节奏和舞步舞姿,围成圆圈或半圆圈同舞,并沿逆时针方向作圆形运动,舞者人数不限,年龄性别不限,圈数不限,重复相同的基本动作。
基本动作
芦笙舞的基本动作:舞者绕吹芦笙者沿逆时针方向走几小步,停止;右脚向左脚靠拢之同时,跺地一次,右脚跺地抬起后,即朝右边迈开落地,同时左脚抬起向右脚靠拢跺地一次;原地跺脚(左右轮流),并慢慢右转体360度,手随脚任其后交叉自然摆动。
[/]
巫交芦笙舞
巫交芦笙舞流传最为久远,其舞姿优美,动作潇洒,并以独特的舞姿、舞步反映了苗族先民们的迁徙历程。其动作为十一种:
1、舞者绕芦笙沿反时针方向横走两步,吸左脚,身体向正前方摆动,踢右腿,双手前后
摆动;复原前动作二次;停一步,左脚向前跨进一步,右脚左脚靠拢的同时,转体360度,原地左右踢腿,反手拐180度结束。表示先民们沿河而上,要到很远的地方去。
2、顺时针横走两步,吸左脚,身体向上前方摆动一次、踢右腿;复原前动作二次;停一步,身体向上前摆动一次,向左横走两步,反手拐180度,再左横走两步,右横走两步,顺手拐180度,行走时双手在面前摆动。表示先民们来到山九千、寨七万。
3、顺时针横走两步,吸左脚,身体向正前方摆动,踢右腿,双手自由摆动;复原前动作二次;停一步,男的左腿向前跨一步,右腿跟上后,反手拐360度成里圈;女的同时顺拐360度走外圈,这时,男女同时行进四步,反手拐180度。表示先民们来党故松计(今剑河县巫脸)。
4、顺时针横走两步,吸左脚,抬右腿,摆同边手;复原前动作二次;原地跺脚,右手向面前下击,左手反拐,呼劳动号声,大摆动,转体360度,复踢左右腿,顺转身180度。表示先民们来到南东、巫西。
5、后转身行进,左转180度,踢右腿,大摆动顺转体360度;边转体边左踢右踢四次;复原前动作,最后转体360度结束,表示又来到九将方、丢将方。
6、身体向正前行走两步,侧身摆同边手,向左向右各前进两步,复原前动作,边走边变成方队,顺时针转体180度,复原前动作,再顺转体180度,复原前动作,男女间插,单列行进。表示先民们来到了耶丁翁岭(久仰、壁下)。
7、身体正转行进,双手大摆动,原地跺脚,停一步,转体360度,向前行进三步,后退三步,顺拐手360度。表示来到奉党。
8、顺时针横走两步,吸左脚,踢左右腿;复原前动作二次;停一步,男女相靠,转头反耳传情。行走时双手自由摆动。表示来到巫留、摆伟。
9、右脚垫步,左腿踢跳,横垫两步,再左右踢跳,复原前动作。踢跳时双手自由摆动。表示来到巫交。
10、身体正前,双手大摆动自由行进两步,接着侧身大掖步,左右各掖一次,复原前动作。男女列成方队,走时装步,单列行走,分男女两圈,最后男女间插,单列结束。表示先民们最后散居巫交、反排。
11、身体正前,左脚起步,右脚跟上两步,成弓箭步,左手叉腰,右手侧手招手两下,复原前动作,后走成“8”字形,最后男女间插,单列出场结束。行进时,全身柔动。表示先民们定居巫交、反排后又发展,欢迎部分先民定居他乡。
柳利芦笙舞
基本动作:一、跳舞者绕芦笙围成一圈,右脚起步,沿逆时针方向走两步,第三步迈右脚,第四步左脚向右脚靠拢并跺地,第五步迈左脚,第六步右脚向左脚靠拢并跺地。(第三、四、五、六步甩同边手)前动作重复两次。二、右脚起步走四步,第五步迈右脚,第六步左脚向右脚靠拢并跺地,第七步迈左脚,第八步右脚向左脚靠拢并跺地。(第五、六、七、八步甩同边手)前动作重复两次。三、右脚起步走两步
,第三步迈右脚,第四步左脚向右脚靠拢并跺地,第五步顺时针转90度迈左脚,第六步右脚向左脚靠拢并跺地一次,第七步顺时针转90度迈右脚,第八步左脚向右脚靠拢并跺地一次,(第五、六、七、八步甩同边手)第九——十二步的动作重复第五——第八步的动作。(实转360度回到原位)。注:以上动作一直重复至音乐结束。
自然村寨
剑河县境内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一片百里原始阔叶林带,久吉苗族自然村即位于其中,这里的二千余名苗族村民至今仍过着“刻木”“结绳”记事的生活。由于地处边远山区,很多现代文明没有更多的渗入,其传统民族风俗得到很好的保护,他们保存和延续着本民族古老而独特的民族文化。久吉村的建筑及环境是这里独特文化最闪烁的一道亮点,寨内全木结构的吊脚楼群、风雨桥、禾架、粮仓与山形浑然一体,其锥体与螺旋壮建筑或收或弧,独具特色。所有房屋均采用杉木皮盖顶。因当地海拔较高且森林植被保存完好,常年云遮雾罩,致家家户户的褐色屋顶上均泛起了星星点点的苔绿,如此其整
体建筑更显和里溪谷、原始森林密布。发源于对门寨屋后的巫吉溪,围绕寨脚缓缓而过。寨中的风景古树]百年]、松、枫香、rl]rl]等,榉木、水稀植物更峻岭。猴urlurl]、野猪ur/url、[u、ur/[u、锦鸡、竹鸡、画眉、岩鹰、猫头鹰、阳雀、斑鸠、石棒、大鲵等多种野生动物。久吉苗里过着